剧情介绍

马修是一个初到柏林的年轻的加拿大人。他是来重新开始的,但他感受到了生活在一个陌生的新城市里的孤立。当他遇到马蒂亚斯的时候,他很着迷于后者的美丽和魅力,马蒂亚斯是马修想要成为的一切。马修开始改变自己,剪他的头发,穿他的衣服,模仿他的欲望。当马蒂亚斯遭遇摩托车事故时,一个完美的取代机会来了......

评论:

  • 邬静珊 4小时前 :

    当狗血情节有了套路,当画面只剩审美意义,不再能传达情感的镜头语言让表层叙事显得如此肤浅做作。两条线间有严重的割裂感,以至于隐喻和聚合的结尾都显得那样突兀且强行。这次,不是我喜欢那个阿莫多瓦,我走不进他的世界。

  • 称秋蝶 9小时前 :

    新年第一天新年第一部。原来海报是被censurée 了哇。女性的互助以及母爱真的拍得很动人,但觉得和国家记忆这块的链接有一点点不够自然,作者借人物之口太多次倾诉自己的立场,可能是阿莫多瓦真的很想要诉说。不过,真是开了个新年好头!

  • 邴绮琴 1小时前 :

    比最近的两部更有年轻时候的风采。被抱错又意外离世的孩子,被夹在战争中草草掩埋的先辈……过去和未来处在不自知的状态中,夹在中间的我们该如何面对自知的世界。

  • 郭璞瑜 2小时前 :

    「母亲」本身确实可以作为奇情与历史的锚点,但全片看下来总觉得稍微欠点,也许关于Janis(及所有出现的个体母亲)与历史的联系、对历史的关切的部分再多些会更好?或者这个抱错的故事跟乱葬岗(留下的女性们)有什么隐喻上的联系,是我没看出来吗?近几年看阿莫多瓦就像在看家装和时装catalogue,每个场景里吸引眼球的色彩和单品有点太多了,一个镜头出来眼睛疯狂乱瞟,在某种意义上也让人很难静心看「电影」作为一个整体,至少分了六成注意力专门看production design。

  • 雪阳 2小时前 :

    首先,这个故事里面每个人都是清醒独立的成年人,不添麻烦、自担后果地爱和分离,给在东亚互相纠缠情感勒索的环境里长大的我一记重击。但一想到这种个人主义对应的是什么经济结构与意识形态就立马感到厌倦。其次能看出它想讨论的是“基因”,以及它在母职、家庭以及历史语境下的角色,某种程度上是一个主题先行的东西,尤其是在电影里这些人身上讲这个,没有什么好玩的。

  • 贸沛萍 6小时前 :

    依然是很有辨识度的阿莫多瓦的个人风格,饱和度极强的色彩,令人期待的奇情,以及特点鲜明的女性视角。但是明显感觉阿大师有点老了,没以前那么先锋,奇情没那么奇了,尺度也把控的可接受范围之内,电影更是破天荒的减少个人艺术表达,与西班牙历史更多的结合,表现出一份对社会的信任感。

  • 禧远 8小时前 :

    1.乱葬岗和抱错娃的关系?

  • 沛晨 5小时前 :

    串起了三个相对来说比较独立的故事,每个故事中也夹杂着阿莫多瓦关于历史、现实以及政治的思考。可惜是觉得,三个故事都是串起来的,所以每一个都没有达到力透纸背的效果。

  • 桂雅 6小时前 :

    关于女性和母亲的命题作业越往后越难了,人世间就那么点话题。阿莫多瓦也需要突破了。

  • 花琬 8小时前 :

    “We should all be feminists.” “无声的历史并不存在。”

  • 郗巧春 2小时前 :

    正如片尾的字幕卡,其实副线故事才是阿莫多瓦要表达的。但是他依然选择了一个奇情故事作为主线,在反复的唾液取样中看似异常割裂的两条故事线也粘合在一起。血亲关系无论巧合或是残暴地分开都会在某个时点显现真相。而在主线故事里阿莫多瓦很早就给出一个在很多作品中都出现的矛盾点,即错抱的孩子。观众本来在心里已经预设了各种可能性,但是故事发展打破了各种预设,从故事的精巧上可圈可点。只不过本片对要表达的内容很直白近乎于说教。

  • 琛初 9小时前 :

    多元家庭,血脉连接,战争伤痛,全部是中景和近景,房间好看,这是基因检测宣传片吧

  • 籍初彤 9小时前 :

    我真的麻了,阿莫多瓦的作品对于我来说永远像个弗兰肯斯坦

  • 蒙清舒 1小时前 :

    阿莫多瓦的电影再次说明,母系氏族一起养育孩子才是人类社会的出路

  • 梦静 0小时前 :

    如果没记错,我的第一部阿莫多瓦是《关于我母亲的一切》,这么多年过去,他的关切点一直是:母亲和流动的性向。如同他让佩内洛普·克鲁兹穿上Dior那件女权口号T,Feminist阿莫多瓦对于母亲的定义善意地充满弹性:专注于自我事业发展的47岁母亲、未成年的母亲、对自我性别不确定的母亲…即使不愿或无法承担母职,他一视同仁。这一点多么高贵。

  • 燕瑞灵 6小时前 :

    依旧是最关注女性的阿莫多瓦,其实预告海报就点题了,当乳房和眼睛融为一体,乳汁和眼泪也变成结晶,流露出了对母性的注视,对历史的凝视。聚焦两个在同时同地分娩的母亲,把抱错婴儿的老套故事拍出了奇情的感觉,没有抓马,而是以沉静的心态回归一代又一代传承的骨肉之情,虽然结尾的过渡差了点意思。

  • 穆霞姝 2小时前 :

    一个想要包涵西班牙血腥历史的雄心勃勃故事,可以被阿莫多瓦拍成这样,你就知道一个好的导演艺术家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只要他有表达的冲动,他就有艺术的角度和巧思。女主角佩内洛普·克鲁兹奉献了充满血肉却又令人心碎的母亲形象,她的孩子被抱错了,又猝死了,而她怀中婴儿的母亲是个未成年的少女,她又爱上了她,这复杂纠葛的关系如此令人震惊,在片中却能如此顺理成章,使人陷入情爱和母爱双重折磨之中。这失去孩子的母亲,大概也象征着失去了一段血腥历史的真正的西班牙,而那个未成年母亲的残缺处,则意味着她就是那遗忘历史的新时代的人间化身。阿莫多瓦在人与人的关系与情绪的表达上已经到达大巧若拙的境界,看着平铺直叙,其实全是了不起的掌控力。它虽没有《痛苦与荣耀》般摧心,但小情感和大情感结合能做到如此百折千回真是腕力不凡。

  • 枫林 4小时前 :

    首先,这个故事里面每个人都是清醒独立的成年人,不添麻烦、自担后果地爱和分离,给在东亚互相纠缠情感勒索的环境里长大的我一记重击。但一想到这种个人主义对应的是什么经济结构与意识形态就立马感到厌倦。其次能看出它想讨论的是“基因”,以及它在母职、家庭以及历史语境下的角色,某种程度上是一个主题先行的东西,尤其是在电影里这些人身上讲这个,没有什么好玩的。

  • 通念文 2小时前 :

    确实是女性主义者的电影,尤其是母性本能的正反两面,但和政治立场的拼贴略显生硬,乱葬岗的结局就很符号化了。

  • 酆从灵 4小时前 :

    有惊喜有失望:阿莫多瓦谈政治,果不其然又是掺杂一篇狗血故事来讲的,不比一些谙熟于传递政治意识的导演,阿莫多瓦还没能完全参透其中奥秘,整体表达显得有些青涩;“平行”这一主题自始至终贯穿影片,非常有设计感的时空线交织脉络清晰,转场鲜明,国家历史和骨肉情爱两条线彼此并无过多交集,女性依旧是其中的不变的母题:是生生不息的见证者与崇高精神的继承者,在影片中多次予以赞誉;聚焦西班牙内战与独裁:长枪党与社会党,报错的孩子与错付的信仰,错误无法被纠正,逝者亦难以重生,好在影片给予希望:历史终究没有被遗忘,尘封的乱坟重见天日,纪念仪式完成了一场神圣的精神过渡,从安息于此的祖先到襁褓之中的孩童,个中纽带便是母性。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