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名徒如林的马利欧泰德斯科 (Mario Castelnuovo-Tedesco) 究竟是如何点石成金,让音乐家们能青出于蓝胜于蓝?这出真人真事改编,马利欧与另一得意门生-杰瑞赫斯特 (Jerry Herst) 间亦师亦友,惺惺相惜的教学互动,值得音乐圈的师生们一看。

评论:

  • 俊钰 2小时前 :

    想起Vor der Morgenröte,也許能在黎明之前離席是一種仁慈。

  • 恒骏 1小时前 :

    3.5 最直接的观后感是又重新点开了名为《巴比伦柏林》的文件夹

  • 抄幼珊 4小时前 :

    火在烧,但不是为了燃起光亮,而是为将希望烧成灰烬。

  • 孛问凝 6小时前 :

    死于麻木,不如受罪于良心;记忆被车轮倾覆,不如在期盼中被意外终结。

  • 念元魁 8小时前 :

    (看到第一眼就觉得会再看一遍又一遍,写得真好啊,居然没有原著可看,使人痛苦。啊!难受。

  • 慕容英华 6小时前 :

    乍看本片是导演用1931年的柏林对当下的隐喻 资本主义经济周期低谷下 陷入绝望、混乱、对立 过去的道德不再有效 沙文主义抬头 男主成为暴风雨中的孤岛 但如果将二战爆发作为末日象征 那么本片实则表现的就是末日前的世间百态 在文本上成为当下的双重隐喻 这也应和了资本运行逻辑下的电影创作 总是每到一个时期就会将几十年前的文本拿出来重拍 本片也是如此 因为资本社会本身的经济起伏周期也吻合这一需要 《法比安》即资本主义社会每次低谷时必会出现的社会样貌写照 埃里希卡斯特纳在当年书写的《法比安》 既是二战前夕德国浮世绘 也是二战为何爆发的溯因之一 这部2021年的新版 导演不但使用了四比三画幅 也开始有意识地将多介质、短视频元素加入电影 多画幅分屏此次承载了更明确的叙事意义 一个重拍本片的时代是一个应该警省的时代

  • 博晨 8小时前 :

    剧情冗长和某种若即若离,本以为这种不对位会带来较差体验,但其实将情色结合进了历史和思想

  • 义芳苓 8小时前 :

    上世纪30年代二战前德国魏玛共和国魔幻纪录,影音效果非常有表现力,德影的奢靡魔幻不多见,我还是看少了。

  • 刚舒云 3小时前 :

    3.你选择的生活方式是,砍下你自己的头,但请确保这不是无谓的

  • 宿灵槐 5小时前 :

    类1984世界里的古典爱情和找不到出口的人们,太好看了太好看了

  • 可桐 1小时前 :

    没有看过原著,陋见认为其实想要表达的有更多,而电影呈现的其实是以爱情为主线。拍得很漂亮,演员很优秀,只是觉得意犹未尽,有些什么东西没有看到。

  • 善毅然 5小时前 :

    一些部分的转场配乐,以及画幅都是复古的,但是手持摄影又削弱了年代感

  • 丑瑜蓓 5小时前 :

    前部分,再熟悉的荒唐,破碎,沉沦,在这种近乎于生理不适中,才能多一点点感同身受。后部分展露出的留恋,今日之人以昨日之名挣扎,那一部分之于他们,深深捆绑,挥之不去。被书写成沉在水中,标准答案般如影随形。

  • 其芸溪 9小时前 :

    觉得这个世界荒诞不羁吗?没有什么真正最好的时代,抛开秩序下的假面具,混乱无序离谱扑面而来。游离在边缘是对信仰最好的麻木。

  • 历平春 4小时前 :

    “不管怎样,生活是最有趣的工作”;“学会游泳”。故事最后,那把熊熊燃烧的大火,把法比安留在人间的最后一点痕迹焚毁了。爱人在等他,永远等不到。

  • 寸雅逸 1小时前 :

    《无主之作》里的姑姑和侄子。拍摄很加分,艺术风格拉满。

  • 完幻梅 6小时前 :

    荒诞 疏离 巴比伦柏林

  • 喆鹏 3小时前 :

    一个那样有才华的人却死于一场玩笑,跟现在的社会竟然有些相似

  • 厚紫文 3小时前 :

    刚读完《破碎的生活》看了魏玛一代孩子的一生,再转头看这部电影其实挺唏嘘。只是前面那部分实在不好看,理论上都懂,什么诗意、拼贴,但是现在真的只想看看更本分一点的叙事方式。

  • 展雁兰 0小时前 :

    这部电影让我想到了汉娜霍希的《用达达餐刀剖开德国最后的魏玛啤酒肚文化纪元》,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