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被叫停的北京独立影像展最终在纽约“复活”
 《没有电影的电影节》放映结束后的问答环节。左起分别是电影人黄骥、翻译Connie Ka、电影人王我、活动组织者史杰鹏、钱盈和谢枫
 8月19日晚,纪录片《没有电影的电影节》在纽约哈林区梅索斯纪录片中心(Maysles Documentary Center)的影院进行了首映。这部反映去年夏天第11届北京独立影像展事件全貌的作品,由众多艺术家、独立电影人、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所提供的影像素材共同组成,电影人王我进行剪辑整理,直到放映当天才匆匆完成最后的调试。其成片时间距离去年的事件发生刚好相隔一年。
 这也是题为“边缘影像:2012-14北京独立影像展最佳作品”系列展映活动中的第10场放映。刚过去的8月20日,纽约亚洲协会中展映了组织者之一的史杰鹏和Libbie Cohn合作的影片《人民公园》。至此,这次持续时长1个多月的活动已经过半,剩下的8场放映将在纽约亚洲协会、美国华人博物馆和Union Docs等处陆续举行,直到9月13日。
 活动的三位组织者钱盈(Karin Chien)、谢枫(Shelly Kraicer)和史杰鹏(J. P.Sniadecki)各自分别有着制片人、影评人和导演的身份,他们对独立电影,尤其是中国的独立电影有着长期的观察、研究和参与。在去年8月北京独立影像展被叫停之后,他们立即打算将这些影片带来纽约以示支持和声援。此外,三人还在今年7月7日发起网络筹款,在短短一个月内,活动共收到264位支持者总计近1.45万美元的款项,以用于邀请部分独立电影人来纽约参加放映的路费,以及活动相关宣传品的印刷制作等费用。
 北京独立影像展由栗宪庭电影基金主办,创始于2006年,近年来已发展成为中国一个较具影响力的独立影像展,但该影像展的发展也吸引了当局的注意。2012年,在宋庄举行的独立影像展在开幕仅3小时后便被当局拉闸断电,观众被驱散。去年,影像展仍然举行,但在开幕前夕被当局叫停,之后其宋庄的办公所在地遭到断水断电,执法者强行进入带走了电脑、文件和电影资料,甚至在交涉中发生了肢体冲撞等一系列事件。这其中牵涉到自由表达、政府审查和公共活动的组织等敏感问题,因而难以避免地陷入重重纷争之中。
 在去年北京独立影像展被迫中断后,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郝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就像哈维尔所说的“后极权社会由恐惧感维持”:“在我看来,中国官方统治者也是处在极度的恐惧状态中……它对任何的风吹草动,对任何人群的聚集都是心怀恐惧,因为它不知道这些人会做什么、说什么。拿官方的话来说就是‘要将其扼杀在萌芽中’。” 因此“被禁作品”、“中国不想让你看到的电影”等措辞,自然成为了大部分当地媒体对此次展映进行报道的标题。
 尽管与第11届北京独立影像展被叫停的事件密切相关,这次纽约的展映却并非对前者的直接挪移或复制,在北京独立影像展艺术总监王宏伟的建议之下,精选了过去三年参展过的优秀作品。除了艾未未的《平安乐清》、胡杰的《星火》等政治类题材,还包括了大量的纪录片(如邹雪平的《吃饱的村子》等)、实验艺术电影(如陈轴的《我不不不是陈轴》等)、女性导演作品(如文慧的《听三奶奶讲过去的故事》等)和动画短片(如白斌的《猎人与骷髅怪》等)等多种形式和门类。在全部29部参展影片中,有至少10部在此前获得过各类奖项,确实可谓中国独立电影中的“最佳作品”,也向纽约的观众提供了一次较为全面的呈现。
 组织者之一的谢枫表示:“我最初对作品的选择并不完全出于政治因素的考虑,而是因为这些作品本身用特别的方式展现出了中国艺术家和电影人们非常美妙的创造力,他们用作品呼应了当下快速变化的中国。”“新的艺术形式”,而非政治题材的表达,是谢枫从这些中国电影中所看到的最大闪光点。《纽约时报》的文章也认为,许多体制外的创作“并不一定涉及到政府认为的敏感话题”。
 电影导演史杰鹏有两部自己的创作也在这次展映之中。其中2013年的《玉门》与中国电影人黄香、徐若涛合作,作品介于真实和虚构之间的影像语言使其夺得了当年影像展的实验创新奖。史杰鹏仍然记得自己2008年初到北京的感受:“我当时觉得就像是找到了自己的家人和归属。这些中国独立电影人并不受到商业的驱动,也不是为了个人的安全感而进行创作,他们是在探索。”
 王我则谈到了影像展在跨文化交流方面的贡献:“有一点很好就是影像展常设有其他国家作品展映的单元,例如意大利、比利时、日本等等。影展的工作人员会很专业地翻译字幕,包括很多像是非洲或菲律宾等小语种地区的电影。平时看到的机会就少,也很少人去做这方面的工作。”文化的交流,或许正是北京独立影像展以及此次纽约展映等活动所希望促成和坚持的。
 独立电影遭到边缘化或是排挤并非只在中国发生。谢枫坦言东西方各有其艰辛之处:“在东方有政治审查,西方则是商业审查。拿中国来举例,与功夫片或是章子怡等明星参演的电影相比,成本低、预算紧的独立电影作品更难有机会在除了艺术节之外的活动上被看见。”
 尽管受众少,但独立电影在许多国家都有各自的推广渠道和发布平台。艺术院线是较为常见的专门机构之一。而与美术馆进行协作也渐渐成为一种更加有效的方式:纽约的影像博物馆(Museum of the Moving Image)就在今年4月举行了台湾导演蔡明亮作品的专题展,用博物馆的眼光和策展补充了影院的语境,也将艺术电影带给更多观众。
 或许,独立电影在今天的遭遇也只是进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人们对陌生事物的排斥与否定也是独立电影发展过程中的瓶颈之一。在《没有电影的电影节》一片中,影像展主办者和电影基金创始人栗宪庭对着镜头聊到自己过往的经历:80年代时抽象艺术曾经一度被视为禁忌,后来大家才慢慢接受;之后当代艺术又成了禁忌,可现在也都为人所熟悉了。说起未来的计划,钱盈表示接下来的6个月将带着这些中国独立电影在北美进行巡展。而在宋庄,第12届北京独立影像展开幕在即。

评论:

  • 豆天睿 8小时前 :

    意淫大于讽刺的政治喜剧,这个结局还蛮放飞的有点喜欢,不过怎么感觉最近看的欧美电影每一部都有甜茶,是要开创甜茶盛世了吗

  • 栾静柏 9小时前 :

    真的是一部非常非常美国的电影,美国人自黑起来 真的六亲不认。Don't Look Up,因为有颗彗星即将要撞上地球。莱昂纳多饰演的天文学教授 意外地发现了一颗巨星彗星即将在半年后撞击地球,他和学生一起向媒体、甚至总统呼吁末日危机,但是人们只把他们当作危言耸听的疯子。总统后来倒是承认了他们的这个末日论,但是她却只不过是把彗星当做了自己竞选连任的筹码,甚至联合科技公司开采彗星的矿石。本来以为是一部闹哄哄的黑色幽默喜剧、只不过借着世界末日的科幻外壳嘲讽一些社会现象,没想到最后却是反套路剧情,华盛顿的英雄主义这次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在了荧幕上,试图拯救人类的科学家与家人挚友丧生在了温馨的家庭晚宴上,懦弱的美国总统带着众人在数万年的冷冻后到达了另一个适宜居住的天体 但一下飞船就被大鸟给啄死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程力夫 3小时前 :

    讽刺还蛮有趣的。加长版snl小品的感觉。但演员们表演真的一言难尽。我一直嫌弃小李子演技,但在这片子里他甚至都算是最好的。神一样演技的马克里朗斯贡献了演艺生涯最差表演。这片子能冲任何奥斯卡奖项都离谱,他坞赶紧完蛋。

  • 禾莹玉 8小时前 :

    我觉得讽刺的非常到位也充满乐趣,觉得不知所云的人可能还是不了解美国的政客和富商们,并且很多人对电影评价都是觉得堆砌和乱套,也应征了电影讽刺的内容,整日喊着要自由民主,其实只是被资本利用的工具,普通人一点儿都不重要,顶层阶级根本不在乎生命,只在乎能和其他阶层拉开多大差距。现在的美国政客都是被资本推出来的傻缺,想尽一切办法压榨他人为自己谋利,不在乎环境、资源,反正出了事他们有办法逃脱。这片子能播出来真牛逼,估计那群人第一时间就买人来带节奏骂影片了。BTW,李子的脑袋不能继续宽下去了!

  • 璇涵 2小时前 :

    「We really did have everything, didn't we? I mean, when you think about it.」

  • 濮阳咏思 0小时前 :

    7.0/10。政治讽刺喜剧:彗星即将撞击地球灭绝全人类,面对这个噩耗两个美国科学家想尽办法将消息传播出去,但面对令人无语的社会却只是无能为力最终世界毁灭。整体笑点水平≤7.0(其中有不少和美国政治与新闻相关的门槛),把人类灭绝编成爆款歌来蹭热度那段属实蚌埠住。

  • 楠曦 3小时前 :

    比想象中好看,最后结尾堪称不负众望,竟然看出了一丝庄严

  • 骞骞 8小时前 :

    don't look up the truth and go hell...

  • 茂俊晖 4小时前 :

    零嘴揩油,网络迷因,选举彩头,火箭英雄,利润至上,资本作秀,恐慌暴动,人民分裂,温馨躺平,太空移民,Jonah Hill 成最终赢家……将气候变暖置换成彗星撞地球的寓言,可以

  • 运暄 3小时前 :

    讽刺喜剧离不开的典型后现代手法 媒介杂糅 人物扁平而被归属于某类单一性格 景别打乱至人与物划归到同一表现地位 类似定格的间离手法轮番上场 可惜在从完全抽离情感的真空设定到最后落笔小人物家庭的过渡显得僵化 说白了口嗨那么多最后又畏手畏脚地回归到主流价值观的输出上了

  • 谬新冬 3小时前 :

    太逗了,美国的生命力就是混乱争吵中靠运气熬垮一个个对手而达成的

  • 费烨煜 8小时前 :

    如果真的彗星撞击地球,我们有知情权吗?

  • 腾迎海 5小时前 :

    呱噪了两个半小时,最后看到地球毁灭这帮人灭亡,这部片终于让我有点开心了。。。:)

  • 轩休 7小时前 :

    看刚上院线的评论以为扑街了,结果我很喜欢,直截了当的黑色幽默。

  • 简俨雅 2小时前 :

    我的天!起初看开头还以为是像《隐藏人物》那样的科学片,随后的剧情走向又让我以为是类似《世界末日 (1998)》《2012》的科幻灾难片,而后才逐渐明确这是部如《2020去死》那般的讽刺喜剧片。亚当·麦凯真是有够肆无忌惮的,请了这么豪华的演员阵容,拍出的却是一部过程各种“黑黑黑”到尾甚至还“黑”到彩蛋的电影。P.S.:总有些电影“告诉”我,我那个“人与人友好共处的地球村”的终极妄想终究只能是妄想!

  • 贾碧莹 7小时前 :

    【前排提示最后有彩蛋,两个~】讽刺爽片,我愿意给五星,一屏幕的梗,哈哈哈哈。剪辑牛逼!听说这片在美国评分很低,他们急了呀。从来没有get到过梅姨的演技,对她的表演方式极其不感冒,但在这里狠狠get到了那种恰到好处严丝合缝的表演,一本正紧滴hilarious!大魔王被化得妈都不认,看到1/3才认出来TAT……A妹那首歌超好听,但歌词实在太搞笑,魔幻现实主义啊~p.s.婊姐这戏份怎么好意思找小李要一番???

  • 瑞同和 8小时前 :

    看一半我就迫不及待彗星快点撞吧,怎么还不撞,这些人类太恶心了……

  • 通新梅 7小时前 :

    经过了Trump的四年+想到全球变暖问题,有点笑不出来……喜欢最后的彩蛋。

  • 芒睿达 8小时前 :

    笑得hin开心!出发点comet是气候变化,现在看来也可以是疫情及其它任何专业群体与大众的矛盾关系,可以看作是后疫情时代作者电影的intro了,就是不仅仅纪录当下,而从humanity层面的对这两年经历的讨论吧。这个选角做得很妙,还是群戏,真好,甚至感觉小李子(大李子?)得奥斯卡得早了,大魔王都认不出来了。就是的确还有点浮,毕竟是更像一次应激反应。和冯提尔的《忧郁症》可以对比阅读,前疫情时代的地球毁灭是个体心灵世界的崩塌,后疫情时代难道只能大社会+泛家庭的讨论么?终究还是要回到个体心灵世界的。

  • 桂琬 5小时前 :

    不管讽刺得直不直白肤不肤浅吧,它好看啊!!!一边觉得荒诞一边觉得真实,这才是可怕之处。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