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柏林学派"德国新锐女导演玛丽亚·施佩特2007年的作品。
  今年 ,她的纪录片《巴赫曼先生和他的班组》荣获了2021年柏林电影节评审团奖银熊奖,获得了影迷的大面积关注,这部独树一帜的影片不仅是主竞赛单元唯一的一部纪录片,也是长度最长的一部,时长217分钟,是从200多小时的庞大素材中剪辑出来的。
  她的影片不乏对德国新移民的关注,而早在2007年的这部影片《麦当娜》中,其实就已经在关注这个话题,当然,《麦当娜》并不是纪录片,但同样很写实,描述了一个叫丽塔的德国女子,她从不承认自己的母亲。丽塔生育了六个孩子,并迫使母亲担任孙子孙女的母亲,糟了,怎么这么像前几天那个韩国的离奇故事?当然,这是文艺片,没那么多离奇情节。
  这部影片完全站在女性的视角来探讨德国社会话题。故事的开始,作为年轻的德国母亲,丽塔带着一个小婴儿独自去美国寻找生父,但生父早已有了自己的家人,并不想这个陌生人闯入,于是丽塔的美梦破碎。
  当故事转移到德国后,气氛变得更加阴沉,丽塔和母亲的矛盾冲突不断加大。丽塔的好几个孩子都来自不同的父亲,她把这些孩子丢在母亲的家里,以便她可以和朋友出去。电影对人性心理的刻画太准了,似乎更想表明丽塔与她周围的世界脱节,而不是探究其背后的可能原因。这时,一位美国黑人士兵走入她的生活,并且容纳了丽塔和她的孩子们。
  在影片视觉呈现上,导演有意识地选择了单调和灰色,半纪录片式的方式,随着故事的进展,巧妙地为丽塔的新公寓装满了更多的家具和更多的装饰,更多的色彩体现。总体而言,这个女导演值得我们多加关注。
  柏林学派(德语:Berliner Schule)(法国《新观察家》杂志则用了“新新浪潮”(nouvelle nouvelle vague)这个词形容这些与众不同的德国青年导演作品)是指于19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期萌发的一个新的电影运动,被用来统称一系列在国外(尤其是法国)受到影评推崇的德国电影。柏林学派并没有明确的电影风格或规范,但是许多电影作品处理了人际与社会关系,并以含蓄的人物、情绪或场景的手法来记录当代德国社会的变迁。--乱耳飞舞字幕组

评论:

  • 妮玲 9小时前 :

    三星全给音乐,如果是张专辑就给五星,音乐留白多让人能随意脑补,但这是电影。我不管是不是音乐剧改的什么的(没太看过音乐剧),脚本好歹自洽一下啊,讲的东西非常浮皮潦草,由谎言而起中间看得我心里一直悬着,就算最知名的那首歌出现都代入不了,满脑子都是这大发了啊别感动了朋友们😅后面谎言被戳破到主角自我治疗的转变真就随意,感觉就是心理承受能力到极限了所以开始自救,之后才有妈妈再拽一把,但这个过程绝不是真有问题的人想看的,真正的重点被忽略了。全程最具悬念的Connor生前为人到最后也就提点了一下完事,当然了也没时间讲了,节奏安排得不妥,东抓一把西抓一把最后抓瞎。至于故事主题,有评论说是青春伤痛文学,太准确了,其实是可以升华的,为何大家印象最深的还是中段的you'll be found?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 宗灿灿 9小时前 :

    重看比之前看剧版哭得还惨。不习惯看音乐剧的人也许确实会觉得尴尬吧?我真的很投入…

  • 尚以南 3小时前 :

    我懂了mtc的评分为什么那么低,因为影片删减了话剧的一些部分,使得影片的真挚不如话剧,话剧讲的就是主人公因为写给自己的信在一个自杀的同学手中被发现,从而因此关联了两家人的故事。影片选的Cast很厉害表演很到位,但有些地方欠说服力,比如那个演讲一点都不powerful,最后希望影片不要大亏,为表演加到四星吧

  • 前雅畅 0小时前 :

    可惜音乐剧的Evan让我共鸣,影版虽然用了原男主,但改编得有些不讨喜了。

  • 卫必良 8小时前 :

    舞台剧和电影应该是完全不同的构成方式。舞台剧囿于舞台,有快速的情景转换和推动。但电影不行,每一部都需要有迹可循,并且这个镜头(我都怀疑sincerely, me那一段是抠图)就是mv吧。

  • 力小翠 9小时前 :

    还是得看舞台啊,电影节奏好怪。男主简直是Fred翻版🆘

  • 佼婷美 8小时前 :

    两位母亲开场合唱可能形式上不太好改编删了尚可理解,但是都拿出baseball了居然跳过To break in a glove…?Ben的表演还是在舞台剧呈现模式没有切换过来。So big/so small最佳,期待Moore姨唱Good for you结果也删了,Heidi的角色还没有Murphy家妈妈立体。最后原创的A little closer的段落+这首歌可以加一星。

  • 天歌阑 6小时前 :

    电影版升级全明星阵容了,可见DEH的魅力,但减重后的小本越看越不自然,也越来越像那个awkward高中生小白。Katilyn很惊喜啊!直女,弯女,booksmart,唱歌居然还这么好,还有什么是这个姑娘不会的吗??她让我想到anna Kendricks,当然AK妹子更加好笑,不过我看好这妹子的将来啊,前途无量。

  • 怡惠 1小时前 :

    1.5

  • 心俊 1小时前 :

    touching!比西区故事真诚,歌也好听好多!

  • 季山菡 6小时前 :

    2.5 为什么要说这种谎啊……被戳穿的时候我尴尬到跳过…… 太假了这剧情 很荒谬 因为喜欢音乐电影而且有艾米亚当斯和摩尔阿姨才看的

  • 乾盈秀 3小时前 :

    有几首很喜欢的歌被删了,有点遗憾但也能理解。第三幕康纳的那首新歌加得很棒,没有试图解释太多或想让人一下就理解他,但提供了一个能窥见康纳另一面的机会。这既给了康纳家人和埃文些许安慰,也给了观众一个情绪出口。

  • 卫中成 5小时前 :

    2.平时背景音全无,突然有伴奏你就知道要跟唱了这种感觉很诡异。

  • 介凝丹 0小时前 :

    心理疾病是行骗的美妙外衣?什么叫发现骗人后的自我救赎?明明就是气急败坏。编头发的那位少数族裔也非常恶心,就是赤裸裸的吃人血馒头,脸皮比瑞典how dare you还厚。

  • 之嘉许 0小时前 :

    【剧透预警】其实电影也还可以,但是看过百老汇音乐剧感觉到现场的震撼后觉得没有什么可以超越了。而且开头Waving Through the Windows开始的太突然了。音乐剧里有些歌省略了,觉得至少要交代一下家里的一些状况再开始吧。但还蛮喜欢Alana的细节处理,就是他们在秋千那块儿。其实演员阵容还蛮厉害的,演员都演的特别好。有我很喜欢的摩姨,还有Amy Adams。

  • 拓跋翠柏 5小时前 :

    导演是想做个善人的,比如让Alana有了人情味,比如让Connor真的留下了痕迹,然而成果不对味。就算演技唱功都是很好的,但小本的状态的确是老成得不像高中生了。Connor的表现也欠火候,他的长相和气质都太像那种笑起来有点小坏的典型美高popular guy,前两幕戏也没有把他阴沉厌世的感觉爆出来,导致这个人物的死亡撑不起后面的情绪。上半场如果还能说是四平八稳下半场就是直接脱线,把真相暴露这个大矛盾隐下来的直接后果是剧情变平庸,再删去Evan和想象中的Connor交谈的部分,让Evan的心境变化都过分含蓄了,这让后一个半小时被迫显得冗长且后劲不足。最可惜的是在影视化DEH无比精巧的舞台设计的一百种方式中,导演偏偏选择了蒙太奇这最省事的一种……也罢,至少它肯定没有《身在高地》失败。

  • 博暄 9小时前 :

    三年前看了在剧院音乐剧,当时写下“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很遗憾,三年过后仍然是同样悲观的想法。康纳自杀引来的注意力只不过是各人为了自己的目的的编排,何其讽刺。没有人会被看到,没有人会被听到。——(分割线)——音乐剧版在舞台上对社交媒体和现代科技的表现手段是十分惊艳的,但在电影中就表现平平,明明有更多的自由和手段表现力却不如剧版,故事也没有讲好。

  • 强俊 0小时前 :

    看到最后Connor唱歌的视频真的哭爆。He tried, he really did.

  • 卫金泓 1小时前 :

    音乐剧时期就觉得剧情disturbing,故事推进是建立在谎言上的,还不是白色谎言。抑郁焦虑不是欺骗的理由,connor真的好惨。听歌就好了,歌比jamie好。

  • 振沛 8小时前 :

    太长了吧 没什么很吸引人的点 ben不太适合演高中生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